襄阳正涵电气有限公司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手机版
  • 24小时客户咨询热线:13508660044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功率因数
  • 产品中心
  • 电气元件
  • 客户案例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电气元件

可控硅
变压器
电抗器
断路器
PLC
电容器
微机保护装置

联系方式

湖北襄阳正涵电气有限公司

电  话:0710-3233563  

            13508660044

Q    Q:578848189

邮  编:441000

Email:xyzhdq@163.com

网  址:www.jinxiangqi.net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电气元件 > 微机保护装置
微机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和微机保护装置区别及优缺点

一、继电保护装置和微机保护装置区别

  1.原理上:微机保护装置与传统保护在原理上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微机本身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得某些算法在微机上可以很容易的实现。

  2.使用上:微机保护装置集成化的软硬件模式,使得微机保护装置装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因此在使用上也更加简便,基本上就是一个黑匣子。

  3.通讯上:传统保护基本上没有通讯功能,而微机保护装置可以扩展出以太网、485等多种通讯接口,通信很方便。

二、继电保护缺点

  常规继电保护是采用继电器组合而成的,比如:过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通过复杂的组合,来实现保护功能, 它的缺点:

  1.占的空间大,安装不方便。

  2.采用的继电器触点多,大大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调试、检修复杂,一般要停电才能进行,影响正常生产。

  4.没有灵活性,当CT变比改动后,保护定值修改要在继电器上调节,有时候还要更换。

  5.使用寿命太短,由于继电器线圈的老化直接影响保护的可靠动作。

  6.继电器保护功能单一,要安装各种表计才能观察实时负荷。

  7.数据不能远方监控,无法实现远程控制。

  8.继电器自身不具备监控功能,当继电器线圈短路后,不到现场是不能发现的。

  9.继电器保护是直接和电器设备连接的,中间没有光电隔离,容易遭受雷击。

  10.常规保护已经逐渐淘汰,很多继电器已经停止生产。

  11.维护复杂,故障后很难找到问题。

  12.运行维护工作量大,运行成本比微机保护装置增加60%左右。

  13.操作复杂、可靠性低,在以往的运行经验中发现很多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两条:A人为原因:因为自动化水平低,操作复杂而造成事故发生.B继电保护设备性能水平低,二次设备不能有效的发现故障。

  经济分析:常规保护从单套价来说比微机保护装置约便宜,但使用的电缆数量多、屏柜多、特别是装置寿命短、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维护费用等)比微机保护装置高出60%,综合费用还是比微机保护装置多的。

三、微机保护装置优点

  1.微机保护装置是采用单片机原来,系统具备采集、监视、控制、自检查功能、通过一台设备可以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输电线路的负荷、自身的运行情况(当设备自身某种故障,微机保护装置通过自检功能,把故障进行呈现),采用计算机原理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

  2.由于微机保护装置采用各种电力逻辑运算来实现保护功能,所以只需要采集线路上的电流电压,这样大大简化了接线。

  3.微机保护装置的保护出口、遥控出口、就地控制出口都是通过一组继电器动作的,所以非常可靠。

  4.微机保护装置采用计算机控制功能,保护定值、保护功能、保护手段采用程序逻辑,这样可以随时修改保护参数,修改保护功能,不用重新调试。

  5.微机保护装置还具备通讯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把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调度。

  6.微机保护装置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把所有采集上来的电信号统一形成光信号,这样有强电流攻击时候,设备可以建立自身保护机制。

  7.微机保护装置采用CPU进行数据处理,加大了数据处理速度。

  8.微机保护装置的寿命长,由于设备在正常状态处于休眠状态,只有程序实时运行,各个元器件的寿命大大加长。

  9.微机保护装置具备时钟同步功能,对于故障可以记录,采用故障录波的方式把故障记录下来,便于对故障的分析。

  10.微机保护装置采用了多层印刷板和表面贴装技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11.易用性:中文用户界面标准化,易学、易用、易维护。   

  经济分析: 微机保护装置从单套价来说比常规保护约贵些,但使用的电缆数量极少、屏柜少、特别是使用寿命长达25年、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维护费用等)比常规保护降低60%,综合费用还是比常规保护少许多。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9-27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微机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及用途